新京报讯(记者 戴轩)记者从北京市卫健委获悉,为了加强临床医疗与公共卫生能力相结合,北京将推医防融合培训机制,医生晋升与公卫能力挂钩。
北京市卫健委主任雷海潮介绍,北京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的落实,加强绩效考核引导。建立医防融合培训机制,二、三级医疗机构内科类专业医师在晋升副高职称之前,须完成一定时间的公共卫生能力训练;疾病预防控制和急救中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副高职称前,须到二、三级医疗机构完成一定时间的必要的能力训练,培养公共卫生与临床救治技能复合型人才。
医院在接诊传染病的学科设置与病房建设方面也将强化。
加强呼吸、感染性疾病、重症、中毒、创伤、烧伤、医学影像、检验检测、流行病学、中医等重点专业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发传染病、危重症症状缓解等方面的临床救治作用。建立现代化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在传染病、创伤、中毒等方面具备协同和联合作战能力。修订完善医疗机构建设标准,公立综合医院要配置可用于收治传染病患者的病房楼或独立病区;改造提升发热门诊,完善诊疗设施和流程,严防院内交叉感染。目前北京市医疗机构共有负压病房290间,负压急救车79辆,但难以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需要,下一步,将重点加强负压病房建设,提升重症救治能力,同时增加负压急救车数量。
此外,北京将加强国际人才合作交流,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发展和建设好设在市疾控中心的全球卫生中心,加强对全球公共卫生形势的分析和研判。实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在“北京学者”“优秀人才培养资助”等市级人才项目中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建设首都公共卫生高端智库,培养并保有一支3000人的现场流行病调查溯源队伍。建立流行病学、检验检测等首席公共卫生专家制度。
记者了解到,疫情暴发后,北京市迅速确定了地坛医院、佑安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等20家市区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并迅速启动小汤山战备医院,构建了比较完备的医疗救治体系,保证了相关病例的及时收治。以三家市级定点医院为牵引,组建了三个新冠肺炎病例救治联合体,实行“三院三区三指导三培训”划片收治,落实“四集中”(集中专家、集中患者、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有效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截至5月17日12时,全市确诊的593例病例中,在院病例降至6例,其中危重症病例降为零。
(责任编辑:教育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