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上述的某些场景,在4G技术架构之上的NB-IoT和eMTC等通讯技术也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不过运营商期盼着5G尽早落地,毕竟网络运营的成本较高,只有对5G的网络技术架构进行三网合一,才能降低成本。但是从需求来讲,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家仍然是沿着4G网络的基础寻找5G的落地场景和商业模式。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5G技术网络实现起来颇有难度,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网络切片」的存在。由于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需求,网络需要调度不同的资源,倘若要在单一网络环境下实现多种特性,就需要在同一个基础架构或同一套设备上面,虚拟出多种网络能力。所以从5G系统设计的最开始,就提供了所谓「网络切片」的能力,即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做定制化的网络,来满足各个行业的差异化需求。
虽然IoT时代的脚步临近。不过5G只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连接技术之一,并不是所有的连接都要通过5G的方式接入,例如先通过Wi-Fi,然后再通过有线网络回传,还有可能通过其他的非授权频谱连接。但总体来说,关于5G的构想和架构的确能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改变。或许,【北京网站制作公司:15611115563】,【北京软件开发:15611115563】,5G绝非是一代完美的通讯技术,但毋庸置疑,它的确是最具开创性的一代通讯技术。
谁才是5G真正的参与者?
和前几代通讯网络相同,5G属于授权频谱的一种通讯技术,其标准的制定和发展的大体节奏需要与国际电信联合组织接轨。崔凯表示,虽然5G有三个场景,但从国际标准来讲,真正成熟的只有大带宽的业务。在目前的标准体系下,产业链距离成熟期还有一段时间。尽管网络这一侧的设备成熟度相对会更快一些,但在手机终端这一侧进展还是比较慢。
关于5G智能手机的价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恒江预测,目前一万元左右的裸机价格,在年底会降至五千元左右,基本和国产高端手机的售价相差不大。他希望在2020年底能看到千元机的出现。届时,5G手机的出货量或将从数百万台的量级激增至数千万台甚至过亿台。
资费方面,按流量来计费的商业模式基本走到了终点。5G资费一定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未来按服务和体验来收费的可能性极高,即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5G网络带宽,通过不同的服务等级来实现多种收费模式。
从产业链云到端的角度来看,端侧包括了手机和智能家居厂商,以及水表、OBD盒子、PLC(编程逻辑控制器)工业控制网关等。不同终端厂商对5G通讯能力的提升需求各不相同,譬如手机需要5G基带芯片,水表厂商需要的是低管能、低功耗的机器,车联网则需要的低延时5G,一切的背后均需要芯片模组厂商的支撑。
端的参与者是IT基础设施厂商,包括华为、中兴正在从原来的传统CT设备厂商向IT通信厂商转变,因为未来的通讯技术架构发生变化以后,很多传统的通讯设备都会变成一种通用的IT架构,在服务器存储网络之上叠加相应的通讯软件。
此外,运营商也在推动5G网络的加速转型,一方面它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大量采购设备厂商基于新架构的产品;另外也在扮演开发者的角色,一方面它需要在技术架构之上开发一些软件应用,比如网络调度的应用、流量管理的应用、管理平台的应用,另外一方面需要开发应用场景,需要考虑跑什么业务,合作伙伴是谁,产业生态如何搭建,业务场景如何落地。毕竟,运营商是唯一能够提供网络能力的角色,所以它一定会都推动着5G技术的适配和应用的最终落地。
(责任编辑:admin)